
7/14 比特幣創下歷史新高 年底上看20萬


📈 真正的上漲,來自於市場的情緒,而非標的本身的價值。
一檔標的要開始真正上漲,並不是因為它「變得更有價值」,而是市場對它的情緒起了變化。
漲,是因為越來越多人願意用更高的價格買。
跌,是因為越來越多人急著用更低的價格賣。
這一切的背後,不是什麼精算機制,而是「預期」與「恐懼」兩股力量的拉扯。
市場,本質上不是一台數學計算機,
是一場心理博弈賭局。
短期漲跌由情緒決定,長期才會回歸價值。這也是為什麼「找對起漲點」從來不是問「價值夠不夠」,而是問。市場準備好了沒?
📊 看看比特幣最近的歷史高點,你就懂了:
📍2021年11月 ATH(約 $69,000)
Google 引擎 搜尋「bitcoin」熱度達到100分(滿分),
散戶投資人瘋狂進場,參與度爆表,市場氛圍近乎癲狂。
價格與熱度同步衝頂,情緒全面點燃。
📍2024年3月 ATH(約 $73,000)
價格創高,但搜尋熱度僅約40-50分,
相對冷清,散戶觀望,機構成為主要推動者。
價格領先,情緒落後。
📍2025年7月 ATH(約 $120,000)
價格再創歷史新高,但情緒卻沒跟上:
7/11 搜尋熱度最高僅88分
過去90天平均熱度僅24分(遠低於2021)
搜尋量只比前期上升約8%
也就是說:價格已經突破,但人心還沒爆炸。
🧠 所以,這裡是頂嗎?還不是。
一旦市場真的進入「FOMO 模式」——
每個人都怕買不到、怕錯過、怕永遠踏空,
Google Trends 搜尋暴增、散戶搶著進場,
那才是狂牛的真正引爆點。
現在的情緒還沒那麼高,表示大多數人還沒覺得「非買不可」,
這裡更像是暴風來臨前的寧靜,或者說:主力還在吸籌、調倉、壓不住的牛頭正在蠢動。
目前從情緒來看不像『終極頂部』,反而像是還沒進入散戶全面 FOMO 的前奏期。
因為在技術走勢上,可能會先拉回一波才進入真正的暴衝,
「在過去的幾輪牛市裡,搜尋熱度與價格高點,往往不是同一時間發生,而是熱度滯後一段時間才爆發,
也就是說,價格先漲,熱度才起,然後再推動價格進入最後的瘋狂區段。」
🔥 真正高手在做什麼?
高手不是在找哪個資產有價值,而是在判斷群眾什麼時候「發現它有價值」。
華倫巴菲特看「低估」,但他買完還是得等市場情緒發現它。
專業交易員看「動能」,但也會參考背後的基本面確立行情是否可持續。
🛡 所以,怎麼做?
不要預設這裡是頂,
也不要幻想你能完美抓住最低點。
相信結構,相信趨勢,
然後抱好你的部位,等待行情自己說話。
行情的發酵,不會在市場平靜時結束,
而是在最瘋狂的時候突然轉身。
那個瘋狂大牛市,還沒來。這波,還沒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