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I Studio

    未登入

    No image available
    公開

    2025年7月FOMC會議重點整理:聯準會維持利率,經濟呈現溫和放緩

    created at2025/8/2

    美國聯準會於2025年7月30日召開FOMC會議,宣布維持聯邦基金利率於4.25%至4.5%區間,並繼續縮減資產負債表。Fed指出美國經濟增長降溫、通膨繼續高於目標且失業率保持低檔,未來政策將以數據為依據審慎調整。

    一、主要決議

    •聯邦基金利率維持不變:利率目標區間為4.25%~4.5%,兩名委員(Michelle W. Bowman與Christopher J. Waller)主張降息25個基點但未獲通過。

    •縮表進行中:持續減持公債與機構債券;每月國債贖回上限為50億美元,MBS再投資上限為350億美元。

    •存款準備金利率維持4.4%,貼現率維持4.5%。

    二、美國經濟展望評估

    •經濟成長放緩:2025年上半年GDP年率僅增長1.2%,遠低於2024年全年2.5%;但第二季單季增長回升至3%。

    •家庭消費成長明顯放緩,企業設備與無形資產投資則有回升,房市依然疲弱。

    •經濟前景持續充滿不確定性,聯準會密切關注貿易政策與國際金融動態的潛在影響。

    三、失業率與通膨變化

    •失業率維持低檔:6月失業率為4.1%,近一年皆介於4.0%~4.2%,勞動市場維持穩健。

    •通膨率略降但仍高於目標:

    1.個人消費支出PCE物價指數年升2.5%,核心PCE年升2.7%。

    2.通膨略高於2%目標,主要因服務業通膨趨緩、部份商品因加稅成本攀升。

    3.市場及民調的短期通膨預期略有上升,但長期預期依然錨定於2%附近。

    四、會議討論與未來展望

    •暫不調整政策,持續觀察數據:政策評估將依據即將公布的經濟數據與風險平衡。若需要,將適時調整利率以因應新的經濟風險。

    •關注加徵關稅與外部政策變動對通膨的長短期影響,Fed認為短期或僅為一次性物價躍升,也不排除長期影響風險。

    •持續檢討長期政策架構:FOMC已展開五年期策略檢討,預計夏季末公布修訂內容。

    五、會議中對經濟增長的最新評估

    聯準會於2025年7月30日會議中,對美國經濟增長做出以下最新評估:

    •經濟活動增長已明顯「趨緩」,2025年上半年GDP僅成長1.2%,明顯低於2024年的2.5%。雖然2025年第2季單季經濟數據回升至3%,但聯準會強調以半年數據來觀察,能夠濾除季度間因出口進口波動帶來的雜訊,真實趨勢是動能明顯減弱。

    •經濟成長減緩「主要來自於家庭消費放緩」,反映消費者在高利率與通膨背景下的支出趨於謹慎。

    •另一方面,「企業投資於設備與無形資產有所回升」,與去年相比企業活動略為活絡。

    •房地產活動則「仍然疲弱」。

    整體而言,聯準會認為美國經濟維持在「穩健」但「成長趨緩」的格局,並表示必須持續關注國際貿易及政策變化對美國經濟成長的不確定性和風險。

    六、通膨率目前狀況與未來預測有何不同

    1.通膨率目前狀況

    •截至2025年6月,美國個人消費支出(PCE)物價指數年增2.5%,核心PCE年增2.7%。

    •整體通膨水準較2022年高點已大幅回落,但仍略高於聯準會2%的中長期目標。

    •結構上,「服務類通膨持續趨緩」,但部分商品類因加徵關稅而價格上漲,造成總體通膨達到2.5%。

    •市場與民調顯示「短期通膨預期隨關稅消息略微上升」,但「長期預期基本維持在2%附近」。

    2.通膨未來預測與可能差異

    •聯準會預計,「關稅推升價格的效應可能僅是一次性調整」,即短期內通膨率會因成本壓力提升而略升,但不構成長期通膨問題。

    •但聯準會也強調,「仍有風險通膨壓力可能較預期持久」,需要持續評估相關因素。

    •政策面上,Fed表明未來利率走向須根據「進一步公布的數據」與「通膨動態」調整,尚未明確預告降息。

    3.核心差異

    •目前通膨率已穩定下降,但高於目標,短線遇到外部衝擊(如關稅)或有短暫上揚。

    •未來通膨預測呈二層風險:

    1.基本情境為「維持高於目標但逐步回落」;

    2.極端情境為如外部衝擊加劇、薪資與價格螺旋效應,可能導致通膨高於預期,Fed會動態應對。

    目前美國通膨已非近年高點,但聯準會審慎對待未來預測,不排除短期跳高與長期風險,將採取以數據為本的調整策略維持物價穩定。投資人應高度關注即將出爐的經濟數據及Fed對於新風險的評估。